媒体报道

新徽商香港“商道维新”--安徽商务局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18/4/21     浏览次数:    
新徽商香港“商道维新”--安徽商务局

新徽商香港“商道维新” 安徽商务局 2006年5月23日发布 21日,从香港参加2006年徽商大会飞回合肥的安徽国合投资公司总经理阮永刚在电话中介绍说,本次在香港召开的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用“最专业、最开放、最有影响”等字眼来形容还显得逊色。   安徽香港“斩获”多多 据了解,5月18日、19日在香港召开的2006年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安徽共签约了231个外资项目,投资总额173亿美元,协议外资128亿美元。从重点推介项目看,不仅涵盖了资产并购、文化产业、旅游业、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及其他等七大类,还加大了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类项目的对外推介力度,在推介的790个利用外资项目中,与服务业直接相关的项目占总数的48%以上,尤其是文化产业类项目首次大规模对外资进行招商。本届徽商大会,我省重点推介项目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占87%以上,1亿美元以上的大项目有92个,比2005年增长了28%。其中,约有一半项目是首次对外招商。   从本次大会集中签约的项目看,外资签约项目的投资总额和协议外资分别比去年增长了300%和90%,合同类签约项目比重大幅提高。集中签约的65个项目中,有52个是合同类项目,占总项目数的80%;38个项目的投资方来自香港,占项目总数的60%以上。签约项目的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能源、基础设施、纺织服装、旅游、文化产业、原材料加工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徽商商帮崛起现在时 一边是徽商大会在香港开鼓鸣锣,一边是杭州召开的“中国商帮论坛”高朋云集。   徽商商帮自明中叶至清中叶,保持了三四百年鼎盛辉煌的历史。古徽商们拿出十八般武艺,身手尽显:或百折不挠,创业发展;或攀附权贵,以为靠山;或依靠宗族,作为后盾;或创新制度,招牌永立;或广告促销,出奇制胜;或巧用商术,力挫群雄。古徽商也因此被称为“徽骆驼”和“绩溪牛”,他们传奇创业故事也屡屡被世人传诵。   但古时辉煌已经湮灭,而现在新徽商正致力“商道维新”。事实上,一个企业家、商界精英群体的出现,可能更是表明了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地域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安徽正呼吁新徽商精英群体形成。有关数据表明,安徽省有800万外出务工人员,但办企业的不多。有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安徽省私营企业仅为6.2万户,注册资本仅有1145亿元。工业也集中在点上,500多家大型骨干企业占据安徽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而其中的50多家大型企业又占据了其中的80%以上,难以形成面上的效应。   新徽商力行“商道维新” 阮永刚说,本次在香港徽商大会上,他和很多安徽商人一样,到处“路演”,邀朋呼友,为安徽经济鼓与呼,并且他还签约了许多投资项目。   阮永刚的努力正是许许多多新徽商在香港的缩影。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系主任刘志迎教授说,“与当今叱咤商海的浙商等商帮相比,安徽的商人远没有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如同安徽工业一样‘有点缺面’。安徽本土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家和企业仅在少数。”   有关专家认为,安徽本土商人之所以“没有做强”,原因就是“开放度”弱。反观晋商等区域商业群体就是因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扩大开放,不断兼容并蓄,所以“高山不让土壤,故成大;河海不择细流,故成深。”因此,现在安徽新徽商们必须具备的第一个素质就是扩大开放度。   香港无疑是开放度门户网站,所以在香港举办商业性大会,将有助于商人智慧激荡,思维开发。阮永刚表示,目前安徽商人发展最大的制约还是来自思维,一个国际化商人必须有国际化思维。而香港是各种文化交汇处,因此熟悉香港商人,某种角度上就是熟悉世界商业规则。“以四海为容,则胸怀四海;以天下为业,则业经天下。”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向上]